盛夏八月,骄阳似火。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施工现场一片火热景象,一座座桥墩拔地而起,巨大的预制箱梁被架桥机精准架设,在墙夼水库特大桥,挂篮施工让钢筋混凝土在空中架成桥梁;阳山隧道深处,施工人员24小时轮班作业,掌子面昼夜不停向前推进……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是山东铁投集团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青高铁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承担建设管理任务的9个铁路项目之一。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和沿海通道的连接线、山东“八纵六横”高铁网规划鲁中高铁通道的组成部分,青岛连接线已经进入路桥隧等主体工程的全面建设时期。
10年9个项目,济青高铁公司以党建引领凝聚建设力量,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工程,以独特的地方高铁建设模式蹚出新路子,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谱写了动人的旋律。
“济青高铁模式”蹚出新路子
2015年,乘着全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东风,济青高铁被列入国家铁路发展规划,济青高铁公司成立,肩负起建设全国首条以地方为主投资的高速铁路的重大使命。
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整合各方资源,成立了集筹资、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地方铁路建设管理平台——山东铁投集团,实现了铁路筹资与建设单位的协同作战;济青高铁顺利通车运营,代表着山东在全国率先试水地方高铁建设模式的成功落地。
“济青高铁采用路省合作机制,在前期工作、投融资、征地拆迁、建设管理模式上都有重大创新和突破,不仅是建成了一条路,还蹚出来一条道,也为后来山东高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奠定了基础。”山东铁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济青高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俊泉说。
山东铁投集团自成立以来,勇当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开路先锋”。济青公司更是以“轨道上的山东”建设为己任,聚焦铁路建设运营主业,担当实干,科学决策,又相继建成了潍莱高铁、黄东联络线、济郑高铁山东段、莱荣高铁、潍烟高铁等一批重大工程,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烟台南及动车所等3个在建项目正全面有序开展建设,累计开工里程超过1200公里,持续织密山东高铁网络。
济郑高铁长清黄河特大桥
路网建设跑出“加速度”
潍烟高铁饮马池水库特大桥
依托不断织密的高铁网,列车开行密度、开行站点也得到提升优化。今年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增济南至青岛间G6971/G6972次等3对动车组列车,经由黄东联络线运行,进一步提升济南西、济南站、济南东站间联通能力。首次开行青岛北至青岛北C6491/4、C6493/2次“青烟威半岛环行”动车组列车2列,经由青荣城际、潍荣高铁线运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撑。
山东高铁从“一横一竖”到“成网成环”的跃迁,不仅重塑了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更成为东西贯通的交通脊梁、南北循环的核心纽带,其意义远超交通本身。一条条钢铁铸就的长龙,输送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将山海相连、时空压缩,重构了产业链、激活了文旅潜力,重塑着山东半岛地理经济版图,提升了山东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枢纽价值,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山东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科技创新筑就精品工程
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济青高铁公司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在高铁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精品”五大理念,让每一条线路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平安为本筑牢百年根基。济青高铁公司始终将安全质量视为不可撼动的生命线,以制度规范安全生产,以技术提高安全水平。10年来,实现已开通项目验收合格率100%、安全责任“零事故”、质量克缺和外部环境“零问题”。同时,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应用让本质安全得到根本提升。
绿色为底绘就生态画卷。济青高铁公司做好“绿色铁路建设”文章,全过程全周期推动节能减排降碳扩绿工作。选线环节采用环境生态敏感性最优方案;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工艺,实现资源节约利用,针对工程弃渣,探索出弃渣减量化、资源化新思路,并在潍烟高铁建设过程中研发出了基于固废利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新材料,既“变废为宝”又降低成本;新建烟台南站,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打造,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近零碳智能场区示范工程。
济青高铁济南东站
智慧领航注入核心动力。济青高铁公司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核心的环节,济青高铁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快速评估影响选线的各种因素,快速确定最佳方案。针对高铁建设中遇到的溶洞、采空区、地下暗河等复杂地质环境,创新研究应用了“探、诊、治”三步疗法,研发了“岩溶区桩基智能注浆系统”,形成5项发明专利,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研发了耐候钢系列成果、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一体化无人操作施工技术与装备等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
人文情怀彰显文化自信。一条线路就是一根文脉纽带。将山东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红色资源融入高铁站房建设,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具象化转译、对红色文化进行场景化表达、对本土文化进行符号化呈现,打造一站一景、一站一故事、一站一名片,让高铁线成为“流动文脉”。
精品理念打造示范标杆。高铁里程突飞猛进,工程质量精益求精,在高铁建设中采用“全周期介入”机制,形成涵盖可研、初设、施工图、工程实施4个阶段的全周期提前介入工作体系,建设与运维人员参与前期设计,推动建设、运维标准一致,切实提高了实体工程质量。“从‘事后处理’转向‘预防整治’,潍烟高铁全面实行提前介入工作机制,较同类项目每百公里问题数量降低了32%,静态、动态验收问题数量创省内高铁建设历史最低,联调联试各项指标当时处国内领先水平。”济青高铁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单红日说。
“党建+”凝聚建设共同体
济青高铁公司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高铁建设。公司党委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每个党支部都是攻坚克难的堡垒,每名党员都是建设一线的标杆。
针对高铁建设涉及面广、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大等难题,公司联合地方政府单位、参建单位、新闻媒体等形成“党建+”共同体,以各种形式的党建互联共建活动为载体,统一思想认识、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建设力量,营造了“高铁工地党旗红 齐鲁大地争先锋”的浓厚氛围,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实现了党的建设与工程建设双一流、双过硬。
2021年,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济青高铁公司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公司还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交通大工匠”等诸多集体和个人荣誉。
“10年时间,山东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济青也成为行业的一个品牌、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这是我们培根铸魂、砥砺奋进结出的硕果。2021年,公司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也成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杨俊泉说。
近年来,山东围绕“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要求,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铁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12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召开,提出“山东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其中之一就是要在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上加力突破,尽快形成高速铁路网络优势。从追赶到领跑,济青高铁公司是山东高铁跨越发展的见证者与践行者。未来,济青高铁公司在山东铁投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将以高铁建设运营主责主业为基础,探索高铁+综合开发、能源开发、智能制造等全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加快建成“四个领先”的全国一流铁路事业综合发展集团再立新功;将继续担当“轨道上的山东”建设主力军,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