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半年工作会议中了解到,上半年,全省综合交通投资累计完成16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7%。下一步,山东交通将抓好全省交通重点工作,确保完成投资2500亿元,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动力。
综合交通投资1693亿元,年度计划达成67.7%
上半年,山东交通发展保持强劲势头。
1-7月份,全省综合交通投资累计完成16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7%,超去年同期9.2%。168个重点项目总体进展顺利,130个续建项目中已有9个建成;38个年内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10个。
其中,铁路投资完成353.4亿元,6条高铁加快建设,济枣、潍宿及青岛连接线3条高铁完成征地拆迁,日照站改造工程开通运营;建成3条铁路专用线。公路投资完成648.6亿元,34个高速公路续建项目提速建设,日照岚山港疏港高速建成通车。水运投资完成193.1亿元,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等交工验收,新增港口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京杭运河至东平段航道“三改二”(柳长河段)工程基本完成。机场投资完成65.5亿元,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项目加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320.5亿元,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实现全线轨通、洞通、电通,8号线一期启动动车调试。
交通服务业指标显著提升
上半年,综合客运量2.0亿人,同比增长2.7%、旅客周转量50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9%;综合货运量17.6亿吨,同比增长1.7%、货运周转量794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8%。
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10.9亿吨,居全国第1位,同比增长4.9%;内河港口吞吐量完成7271万吨,同比增长11.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7.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全省服务业1.6个百分点,居全省服务业各门类第3。
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构建
上半年,山东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构建。外贸集装箱航线新增13条,总数达265条;全省机场执飞国际航线59条;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数量均有增加,中欧班列上半年开行1036列;国际公路运输(TIR)持证人、发运量均居全国第一,临沂获批设立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便利服务中心和车辆核查中心。
运输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山东公路2024年国评实现“一综八项”全国第一,济青高铁再加密2列,铁路图定旅客、货物列车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烟台机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最美机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机场。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上半年,铁路水路货运量3.3亿吨,同比增长3.1%、货运周转量369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1%;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4493万吨,同比增长10.7%、海铁联运箱量2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
大力推进交能融合
智慧交通方面,我省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济南建成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字平台。
绿色交通方面,大力推进交能融合,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布局重卡换电站网络;高速公路路域光伏发电总装机量超过787兆瓦,居全国第1位。出台新能源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济宁纯电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实现首次对外出口。
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2867公里
全系统实施第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新模式。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2867公里,危桥改造92座;开工建设旅游公路605公里,济宁微山岛环湖旅游公路等4个项目获评国家“第一批旅游公路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
确保全年完成2500亿投资目标
下半年,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增长贡献度、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强化科技创新与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行业党建等方面聚力攻坚,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动力。
其中,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确保全年完成2500亿投资目标。铁路方面,推进雄商、津潍、济滨、潍宿、济枣、青岛连接线等6条在建高铁,力争开工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及4条专用线项目。公路方面,提速推进34个续建项目,确保15个计划通车项目如期建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300公里;实施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2000公里;建设完成900公里旅游公路。沿海港口方面,开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型集装箱泊位、多用途泊位等项目,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1亿吨。内河水运方面,加快小清河常态化运营。机场方面,建成枣庄机场,投用临沂机场航站楼,力争开工聊城机场。开工2个、投入2个通用机场。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建成济南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年底运营里程突破5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