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听三位市长共话青年发展
2023-03-27

2021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域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围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不断完善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持续汇聚部门、社会合力,为青年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支持、更多样的成长平台、更宜人的社会生态,全面构建青年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青年发展全方位支持体系,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济南、淄博、威海等首批全国试点城市的市长分享了当地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一起来听听吧。


微信图片_20230327111750.png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

全力打造活力迸发的青春泉城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济南是一座青年之城,青年人口达到270万人。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山东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城市,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青年发展全面融入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


强化顶层设计,

建立高位推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济南市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城市规划,推动省会青年工作发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建由两位分管市领导共同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月会商、季研判、年总结”制度,定期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青年发展工作。


全面融入发展大局。将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重点改革事项”,列入济南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贴近青年需求、照顾青年特点、体现青春元素。


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立足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对青年发展进行总体设计,召开20场专题调研座谈,发放3万份调查问卷,组织“青听·城市发展倾听青年声音”活动覆盖80万青年,制定《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细化为141条措施清单化项目化推进落实,积极营造“安身、安心、安居、安全、宜创、宜业、宜学、宜游”青年发展生态系统,全力打造“天下泉城·青春之城”。


汇聚强大合力。积极倡导“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共同体”理念,实施“城市青春合伙人计划”,汇聚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做大做强青年“朋友圈”,形成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聚焦青年需求,

积极构建青年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济南市聚焦青年关心关注的住房、就业、婚育等问题,推出一批“硬核”举措,拿出“真金白银”,给出“超值红包”,构建起完善的政策体系。


  多渠道提供住房保障。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首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围绕青年多元化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安居体系。两年来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公寓7.67万套(间),2022年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4.01万套(间)、发放青年人才购房补贴3.77亿元。


  全方位扶持就业创业。出台人才政策“双30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条”等政策,2022年为1.46万人次高校毕业生落实补贴572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亿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4054.5万元,扶持市场主体6379家。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青鸟计划”等,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两万余个,2022届就业率达到94.2%。打造青年驿站100余家,免费服务求职青年两万人次。支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孵企业1.08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


  深层次解除生育顾虑。针对青年人“想生不敢生”的实际,及时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切实解除青年后顾之忧。明确向2023年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每月发放补贴600元,青年职工生育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100%;生育二孩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一人缴存家庭最高额度增至60万元,两人及以上增至90万元,三孩家庭最高额度100万元。


  高起点引导参政议政。搭建青年参政议政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制度化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工作,2022年征集作品3058件,100件入围市政协提案线索库,青少年优秀提案代表受邀直通省市“两会”,该做法被中央媒体总结推广。2023年市政协组织“青少年眼中的古城保护”专题“商量”,全国两会期间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就此作专题介绍。


强化工作措施,

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全面起势


  济南市锚定“争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自我加压,奋勇争先,全力争做黄河流域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


  加速集聚青年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组织“才聚泉城高校行”巡讲系列活动,赴北京、杭州等重点高校招聘,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青年学子服务站,精准务实靶向引才。连续两年“最高规格”举办大学生毕业典礼,市委书记亲自向大学生推介济南,发出诚意满满的青春邀约,济南正加速成为青年向往的“魅力之城”“首选之城”。2021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济南位居全国第11位,入选毕业生就业首选十大城市。2022年新增青年人才14.5万人,预计202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落户青年人口突破20万人,2024年青年总量突破300万人。


  聚力提升生活品质。优化青年教育供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校企共建产业学院48个,建成规模以上校内外实训基地813个。缓解青年养老育幼压力,建成养老机构149家,在732个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托育机构848个、托位3.9万个,0-3岁婴幼儿千人口托位数达4.15个,居全省首位;建成80个青少年宫社区服务站,开设80个免费托管班,提供托管及延时服务。提升青年美好生活获得感,开展“黄河流域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美好生活消费节”等系列活动,发放消费券3700万元。


  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以典型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全力打造体现济南特色、青年喜闻乐见的工作品牌。历下、市中、槐荫、章丘4区入选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涌现出盒子青年、鲁能Fan社群、舜井青年发展型社区等一批先进典型,打造出“泉城·青听/青秀/青益/青悦/青创/青享”等一系列“泉城·青字号”服务品牌,培育出“槐Young”“青行历下”“市中好Young”“青创高新”等区域亮点。


  千年古城正青春,湖泉山色恰少年。闻名中外的天下泉城,正朝气蓬勃、活力迸发地走向未来,必将成为广大青年安居立业、成就事业的圆梦福地。




微信图片_20230327111803.png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3月10日03版)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淄博市市长赵庆文:

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增添新动能


“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山东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城市,为老工业城市转型跨越增添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市长赵庆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厚植青年成长优质沃土。2022年6月以来,淄博市持续发力,相继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和“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迭代推出“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分别制定人才补助政策,近3年来落实生活补贴、购房补助等人才政策资金11.83亿元。


构建青年创新创业生态。规划建设大学城、科学城、创业创新谷、双创公园城等优质平台载体,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5家。实施新一轮“硕博人才储备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引领计划”,成立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对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给予资金扶持,近3年累计发放“人才贷”7.5亿元。深化校城融合发展。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建成投用,推进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驻淄高校多层次、多领域合作,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率达到35.5%。推深做实城市发展合伙人。以链接青年人才来淄创新创业为切入点,建立城市发展合伙人制度,在参政议政、子女入学、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提升青年人才对淄博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造青年生活优良环境。实施“惠青安居”工程,营造宜居生活环境。选择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良的地段或人才较为集中区域,筹建人才公寓3万余套。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十大行动”,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口袋公园。增加城市活力指数,全面提升城市“现代气息”“时尚气质”,打造一批青年运动场所、文化创意主题公园,布局一批咖啡馆、时尚餐厅,策划举办“起源地杯”青年足球锦标赛、全国电竞大赛和啤酒节、音乐季等文体活动,建成海岱楼钟书阁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使淄博这座古老城市更加时尚、更富活力。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举办50余场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服务单身青年两万余人次。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覆盖体系,建成“青年驿站”“青年会客厅”“青春社区”等青年服务设施近600处。


下一步,淄博市将聚焦“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着力在青年发展需求上增加有效供给,聚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威海市市长孔凡萍:

加快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步伐


近年来,威海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嘱托,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精致城市发展战略。


营建青年立业创业城市。孔凡萍介绍,威海市大力实施“人才兴威”战略,实施“引、育、留”一揽子暖心政策,构建了从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全周期政策服务体系,吸引更多青年选择威海、创业威海、扎根威海。创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247所高校1584名学子来威实习实践。强化创新创业支持,建设“1+4+N”创新平台体系,打造1家国家级、9家省级、17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为青年创业提供场地租金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助力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健全就业扶持政策,为来威稳定就业创业的本硕博毕业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1000-5000元生活补贴,累计发放津贴1.9亿元。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6万人,未来将形成更加明显的人才集聚效应。




营建青年安居乐居城市。威海城市宜居指数保持全国前列,正大力实施青年安居工程,提升青年住房安居保障水平。实现免费住,布局15处“青年驿站”,提供5天内免费住宿及政策指引、就业岗位、交通文旅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低价租,建设人才公寓50万平方米、8000多套,让青年“拎包入住”;在公寓周边集中打造集健身休闲、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青年居住综合体,“15分钟生活圈”建设更加完备。实现优惠买,开展青年人才安居节活动,加大对新青年购房、租房补贴力度,推出两万元购房券、两万元契税补贴等优惠政策。


孔凡萍介绍,威海注重打造青年友好的公共服务环境,从青年视角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阅读空间、运动场所和青年公园逐步建起;一批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青年友好型社区逐步形成;威高文旅综合体等青年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等沉浸式青年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让青年的舒适感、幸福感触手可及、随处可感。


营建引领青年有为城市。威海坚持为青年引路搭台,全面引领青年积极融入全市经济发展中。激励青年在基层治理中显身手,发挥青年党员、志愿者等群体作用,将高校、社会组织与社区结对,全市新增注册青年志愿者9万余人。激励青年在科技创新中强担当,组织青年人才、青年团队投身40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7%。激励青年在共同富裕中当先锋,全市4331名好青年通过合作经营、电商带货,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孔凡萍说,威海接下来将持续提升青年发展之城建设水平,编制威海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规划,明确未来三年建设路径,实现青年友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3月10日03版、2023年3月22日01版)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   鲁ICP备16016742号-1   鲁公网安备37010102001404号
0531-8602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