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关于开展多式联运试点的工作意见
2010-10-25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交通运输厅
        济 南 铁 路 局        民航山东安全监督管理局
 
实施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是社会物流的重要保障,实现联运、联通、便利、节约,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物资的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对推动物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地落实物流振兴发展规划,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依据地理区位优势,结合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物流规划及环渤海地区的特点和需要,经多方论证,实地调研,确定在烟台、潍坊市开展多式联运试点工作。烟台市具有港口腹地深、交通自然位置好、制造业企业多、年运输需求量大等优势,潍坊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较发达,客货物流量大,是胶东半岛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具有开展多式联运的区位优势。2009年末,两市客运量5.2亿人,占全省总量的22%,货运量3.69亿吨,占全省总量的13%,具备建立多式联运体系的客观条件,综合配套服务于多个经济发展区域建设,支持和支撑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现提出在潍坊和烟台市开展多式联运试点的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物流振兴规划,服务于制造业、商贸、农业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综合运输环境,以网络信息化为支撑,整合运输市场,优化运输结构,组织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建立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的运输体系,努力实现快捷、便利、联运、联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组织多式联运,要以政府引导,企业联盟,市场为先,优化运输能力,整合运输资源,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为企业和行业提供良好的运输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环节为总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展摸底调研分析,对本市或本地区运输需求与运能配置及发展潜能进行规划和布局;做好区域内各种运力间协调发展规划,通过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实现市与市之间以及市与县区间的运输衔接,减少运输中转环节。对物流园区、多式联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铁路战略装车点和转运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通过规划和布局,促进辖区内各种运力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安全、高效、节能的综合运输体系。
(二)两业联动与多式联运相结合。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形成主辅分离,将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性项目剥离出来,由物流业承担,增加多式联运的运输量,扩大多式联运的发展空间,需要从制造业需求出发认真分析企业运输的特点,从产品生产供应和销售运输仓储周转一系列的运输需求着手,通过多式联运,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三)物流园区与运输承接单位的结合。物流园区要与产业聚集区相结合,根据聚集区产业及产品特点设置物流园区,通过企业联盟形式,组建大型运输集团与综合或专业性物流园区对接。综合园区要具备运输大宗货物和集中周转散货的运输条件,并要与相应的运输方式衔接,利用计算中心组合出多式联运方案,实现一票通,便捷、节能、联通、联运。
(四)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多式联运通过编制综合运输方案,有计划地根据市场需求运转。制造业企业按社会需求安排生产,运输企业也要与制造业生产计划相衔接来组织运输,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有市场,以市场为主导,制定运输方案,进行多种方式的衔接配合,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多种运输方式选择。
(五)多式联运,信息自动化。从制造企业、商贸及农业物流源头进行信息采集,通过区域性的计算中心,将采集企业和行业的运输量需求、品类、运输方向、装卸地点、时限及运输特殊要求等信息,采用射频条码输入方式,进行运力平衡和多元化组合搭配,形成网络为支撑的多式联运信息体系,用信息化手段逐步推进多式联运物联网的发展。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构建区域性的多式联运运输体系。整合各种运输资源,优化运输资源配置,使城市交通与综合交通之间有机衔接,提高综合运输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大运输方式相互取长补短,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联结贯通,达到客运换乘零距离,货运无缝衔接,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
主要任务: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黄骅-大家洼铁路、德州-龙口-烟台铁路、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诸城铁路和疏港铁路和企业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益羊铁路。重点建设潍坊、烟台市公路运输枢纽,推进县区中心客运站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县乡公路改造,完善路网体系,推广使用集装箱车、甩挂运输和特种车辆运输。根据我省港口布局规划,明确港口功能定位,确立以矿产、石化产品、散杂货等分别为主的运输格局,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推进潍坊、莱州腹地“无水港”建设。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建设区域性支线机场。在重点铁路货站、港口、机场建设集装箱中转站、货物转运站,在交通枢纽、货物集散地、产业聚集区、大中城市周边建设一批具备多式联运条件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铁路战略装车点、甩挂运输及集装箱中转站、临港、空港联运转运中心。
(二)建立临港物流园区。按照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和黄河高效生态经济区要求,结合重点发展的船舶发动机、海洋化工、生态农业、汽车甩挂、车载物流、煤炭海上物流配送等行业,抓好以试点市为主体的临港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在产业聚集区、公路铁路枢纽、港口、机场建立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两市作为省级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加快临港物流园区、液体化工物流园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食品药品和民俗产品物流园区、航空物流中心,形成化工产品、机械设备、蔬菜、果品、散货和集装箱集散地,为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服务。以物流园区为龙头,发展多式联运,在市区内实行物流园区中转多层次的物流配送,对外实施跨市、省、地区和跨国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的物流战略。
(三)做好多式联运运力配置的组合搭配。
1、铁路运力配置。铁路部门依据当地运输需求安排运输计划,通过当地物流信息平台,提报铁路运输需求,区分常态和非常态运输,对符合列车运输条件和要求的,组织开通“五定”班列,并与多式联运公司衔接。利用战略装车点和物流园区,加快进出港口货物运输,积极组织铁路运输装卸车车源,提高车辆周转率,优化配空车辆数,加强集装箱运输和单元化运输与汽车甩挂运输的结合度,发挥铁路长距、量大、成本低的优势,推动多式联运铁路运输工作。
2、公路运力配置。通过物流园区信息中心,掌握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物流的运输需求,明确物流运输代理企业,组建大型的物流联运集团,根据公路货物运输短途、机动、灵活特点,与物流园区和信息中心结合,做好园区保税区和联运通关的程序流程,合理确定装卸、仓储、包装各环节,提出公路为主并衔接铁路、水路一票直达的运输计划,实现及时、快捷、节能目标,为制造业的主辅分离提供优化的社会运输条件。
3、水路运力配置。实施“陆路港、陆海空”的联动,根据供需托运协议,安排港口货位,与铁路、公路、航空对接,组织货物装卸分流作业。对大宗货物运输和铁路定点周转货物要及时衔接,要明确保税区和通关手续,提供疏港物资计划,按照“有序、准时、高效”的原则,提出货物疏港方案。培育港口物流公司,推动港口与物流企业、临港物流园区合作,开展多式联运。
4、航空运力配置。通过物流园区和交通主管部门信息中心,掌握本地区需要航空运输的物资的品类、流向、批量,发挥空运快速、高效优势,由机场物流中心进行对接,物资集装化,整机运输,积极与工商、农业、制造企业进行航空货运的服务衔接,与当地公路运输物流公司和园区的对接,实现腹仓与主机货物运输相结合,通关与保税服务相结合,航空与公路周转相结合,航空公司与场站物流中心相结合,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四)建立统一的运输需求交易市场和公共运输信息平台。在物流园区建立公、铁、海、航四大运输方式交易市场,对多式联运价格、服务等进行协议定价交易。交易市场可以采取企业联盟、股份合作的市场化运转模式。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建立公共运输信息平台,通过交易市场和运输信息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运输的货种、数量、价格、时间,纳税、货代、海关等多方位的信息交换服务,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提供最佳多式联运方案,缩短货物运输停留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满足不同区域之间信息交流的需求,提高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加强与多式联运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协调配合,构建运输市场体系。设立多式联运组织协调机构,省成立多式联运协调机构,研究部署多式联运开展工作,试点城市设立相应协调机构,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物流主管部门牵头,市有关部门参加,制定多式联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发展,诚信服务。搞好试点调研工作,确保试点质量。试点城市之间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和衔接,协调解决跨市多式联运发展问题。
(二)给予多式联运企业政策支持。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可参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51号)文中与多式联运相关的政策执行。
(三)支持多式联运企业申报纳入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通过税收试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增强企业实力,促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参与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动的多式联运企业,其用电、用水、用气等价格与工业企业同等待遇。
(五)对从事多式联运的企业简化许可审批程序,放宽许可审批条件,列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
(六)对参与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的企业,支持其开展甩挂运输,并按照山东省实施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分工要求,在建设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支持省际间客滚运输开展甩挂运输。
(七)充分利用我省列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地区的政策,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指导航空运输企业与其它运输企业合作,开展多式联运业务,建立城际快速运输通道。
(八)多式联运企业建设的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系统可纳入省信息化建设项目范围,在项目立项上给予支持。
 
   主题词:经济管理   多式联运   试点   通知

抄送: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省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 9月 19日印发
 


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   鲁ICP备16016742号-1   鲁公网安备37010102001404号
0531-86026117